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渤商所”)12月18日将正式推出原油和焦炭连续现货交易,并有石油化工、金属、煤炭、大宗农副商品四大领域更多品种正在准备上市。
市场人士认为,这两个品种都是能源行业的核心品种,通过上市可以增加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并增加中国参与世界定价的话语权。
渤商所即将推出的原油合约规定,原油品质范围为API不低于27、含硫量不高于1.5%的中质含硫原油,与中国国内炼厂常用的阿曼原油品质类似。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基于中国到岸水平。原油合约交易客户包括所有的国内投资者,但在交割方面,只限拥有商务部核准的原油销售权的公司进行交割。
目前国内有5家央企拥有原油的国营贸易资质进口,另外22家企业拥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国内主要的原油生产商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陕西延长集团;获得原油销售资质的企业达到19家,也多为以上央企下属企业。不具备原油销售权的公司仍暂时不能通过渤商所平台获得原油。
中大期货分析师李晓猜测:“中国原油市场基本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所垄断,开设石油交易所可能是政府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探路石。由于我国对石油销售严格管制,所以短时间原油市场垄断格局还不会改变,这对定价有一定的影响。”
上海钢之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任伟表示,渤商所推出了24小时交易,预计这种报价会跟盘国际市场价格,投资意义更大。在渤商所推出的两个品种中,任伟更看好焦炭交易,“一方面,原油市场垄断程度较高,而国内的大型石油企业已经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较熟练地操作套保,进入国内现货市场对其意义不大。而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商品领域已经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市场比较活跃。”
除了原油、焦炭,渤商所将在石油化工商品、金属商品、煤炭商品、大宗农副商品四大专业领域推出更多符合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标准现货交易品种,已经计划在明年1月陆续推出钢、铜、镍、铝等品种,3年内,相继推出木材、大米、生猪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