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内再生塑料市场概况
中国塑料行业始终把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作为解决原料紧缺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快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促进塑料回收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是我们塑料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要求和责任。现阶段,再生塑料市场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一)行业特点
1、市场广阔,是世界最大的废塑料市场。
目前,国内从事再生塑料的企业有10000多家,绝大部分以小企业为主,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加工点随处可见,年回收处理废弃塑料600多万吨。从事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及加工的企业和人员数量庞大且稳定增长,主要是以个体户和农民为主,也有一些其他行业投资商。塑料再生行业为农村经济增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为资源再生利用、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进口板块,我国2004年总废塑料进口量突破400万大关。2005年增长21.02%,突破490万大关。2006年高达500万吨。而2007年仅元月,进口总量就为55.3万吨,同比增长36.7%。。进口量值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废塑料的来源,也由最初的塑料包装,发展到电子电器产品。随着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在这类产品的报废期阶段,又将成为废塑料的重要来源。
2、塑料再生环保产业渐入佳境,发展势头看好。
在塑料合成树脂消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塑料废弃物的科学合理处置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再生的作用和影响日趋突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行业规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再生利用前景十分看好。再生塑料回收已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并不断发展成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场交易集约化、以完全靠市场需求和价格驱动为导向的自由市场化的环保产业经济。
(1) 越来越多塑料制品企业、改性塑料厂商大量使用再生塑料
(2) 面向全球的中国废塑料采购体系逐渐形成
(3) 应用方向及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4) 行业利润逐渐摊薄,竞争加剧,价格回落,2006年行业进入转折期,向稳定发展过渡
(5) 塑料再生行业有其特殊性,与原料和制品行业明显不同,由特殊群体组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自成体系,要由外行成为内行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的年交易额在几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河北文安、望都、霸州;浙江台州、东阳、慈溪;江苏徐州、兴化;山东临沂、莱州;河南安阳、长葛、漯河;安徽五河县;广东深圳、顺德、汕头、南海等地规模较大。预计“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将面临重大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在快速发展中求稳定,着重于科技开发和市场引导逐步走向规范化,回收利用量和回收率均有所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塑料实际表观消费量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发展,将达到或超过4000多万吨,塑料回收量将达到1000万吨,回收率将达25%。同时,塑料再生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在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应加快研发、引进先进再生塑料处理装备,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全行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散、乱、差的局面等,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塑料再生应用技术水平提升,扩大其发展空间。
再生塑料改性技术不断提升使其应用空间不断扩大,从而增加利润空间,为中国制造更具有竞争力提供廉价资源,意义重大。实际上很多塑料改性厂商使用再生料, 是塑料再生技术开发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拉动,独具特色的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体系日益成熟。再生塑料正在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如塑木制品。
(二)政策环境
1、国家重视资源循环利用的有关政策,对塑料再生行业发展非常有利。
2、国家环保总局强调继续加强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环境监管。
(1)进一步完善塑料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对加工利用的方式和技术工艺进行规范,禁止使用粗放式的、低水平的、环境污染大的方式加工利用再生资源。
(2)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建立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对环保不达标,不能以环境友好方式加工利用再生资源的企业,禁止加工利用再生资源。
(3)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支持政策,鼓励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加工利用再生资源,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三)现阶段再生塑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发展还处于发展新阶段,塑料包装为主要来源,电子电器配套塑料回收正逐渐发展。物理机械式回收仍是首选的处置方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
1、塑料再生行业基础薄弱,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科技和环保投入不足,二次污染仍然严重。
3、塑料再生行业呼唤一个可行的技术分类标准体系的引导和规范。消费后塑料具有与原塑料差不多的性能,直接回用或者加以改性仍然能够作为原料使用。
为了有效地使消费后塑料充分回用,其鉴别和分类是关键,所以塑料制品的原料身份标识显得很重要,建议强制推行塑料回收标志与标识国家标准,加强塑料再生技术管理工作。
同时推进塑料再生行业交易分类体系的建立,为行业标准的推出打下基础,推动产业升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行业呼唤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再生塑料分类技术标准和回收再生利用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体系加以引导和规范,促进产业升级。
二、国际再生塑料市场概况
在国际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在推行废弃塑料回收再生时,软硬兼施。一方面通过立法明文规定企业、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则通过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保和回收利用的意识。除此以外,多国亦采取了提高塑料使用效益,民间组织发挥促进、互补作用等软性方案,以减少浪费,提高回收再生率。其中,德国、瑞士、比利时和日本在废料的循环利用方面做得尤为突出,瑞士的回收率高达8成,日本实行日分 类,指定日回收,回收率高达40%,估计未来几年可以达到50%,而美国则将再生塑料包装食品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要求塑料由始至终都符合规定且在加工过程中未受到污染。
三、改性塑料发展现状
在全降解塑料产业化条件尚不成熟的今天,继续加快环境友好改性塑料研究,以减轻原料成本上升以及环保给塑料工业带来的双重压力,发展改性塑料产业,成为我国塑料工业的不二选择。正因为此,世界各国科学界和产业界正致力于开发好的性价比的塑料材料,提高其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的使用量,并充分利用塑料的可塑性,回收并综合利用废弃的塑料材料,减少塑料材料对环境的压力。现阶段,我们的改性塑料市场具有如下特点:
1、通用塑料工程化。尽管工程塑料新品不断增加,在不断开拓应用领域,并由于生产装置的扩大,成本逐渐降低,但是,在改性设备的发展、改性技术的进步,使得通用热塑性树脂通过改性不断具有工程化特点,并已经抢占了部分传统工程塑料的应用市场。
2、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随着国内汽车、电气、电子、通讯和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改性工程塑料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各种高强度耐热型工程塑料将得到广泛应用。
3、特种工程塑料低成本化。像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M)、聚醚醚酮(PEEK)、聚砜(PSF)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由于具有电性能好、耐高温和尺寸稳定等特性,有的还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耐放射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电子电器、汽车、仪表、家电、航空、涂料行业、石油化工以及火箭、宇航等尖端科技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4、纳米复合技术将给改性塑料带来新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与应用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5、塑料改性的环保意识越加凸显。
6、开发新型高效助剂成为改性塑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亚洲地区及国内再生塑料的分布区域。
随着塑料制品的全球化普及,再生塑料开始遍布全球。在亚洲地区,再生塑料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其中,以日本、韩国和中国为主要分布区域。日本是塑料消耗大国,日本容器及包装回收协会数字显示,日本每年的360,000吨塑料瓶中,其中34.5%得以回收再生,远远超过美国的22.3%和欧洲的22.0%。而在中国,再生塑料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并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废塑料回收交易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区,浙江台州、东阳、慈溪,广东南海、东范、汕头,江苏连云港、南通、徐州、兴化,河北文安、望都、霸州,山东临沂、莱州、淄博、东营,河南安阳、长葛、捷河,安徽五河,上海、天津,辽宁沈阳等,同时,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也是亚洲再生料的主要分布点。 五、历年来,再生塑料的进口情况和主要进口口岸
2004年总废塑料进口量大幅度增长,突破400万大关。2005年增长21.02%,突破490万大关。2006年则升至近500万吨。07年元月,进口总量为55.3万吨,同比增长36.7%。进口量值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进口废塑料来源地仍以中国香港为主,从东盟进口量也呈迅猛增势。中国进口废塑料最多的省份仍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浙江、广东和上海。进口量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76.9%。
六、再生塑料机械
近些年,随着再生塑料行业的发展,再生塑料机械也开始发展起来,全国再生塑料机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四川、广东一带,主要以生产粉碎机、清洗机、烘干机、搅拌机、造粒机、切粒机等中低端再生塑料设备为主,大部分再生机械质量还是有待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很多生产工艺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内又确实具备了高档再生机械的加工技术能力。有些国内机械完全可以和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机械相媲美。而目前不能普及的原因主要因为价格。其实只要批量生产就可以,这样一来高档再生塑料机械成本就会大幅下降。如果销售量上不去,价格降不下来,那么再生器械的价格也降不下来。
七、未来发展趋势
(1)创新营销新模式,将传统营销向网络化拓展,向标准化发展。
(2)再生塑料朝改性塑料迈进是再生料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3)再生塑料业加工基地化。
再生塑料业会出现再生塑料业集中加工基地,应扶持引导他们向规范化生产转变,培养和发展重点规模企业,以点带面,提升规范市场的示范作用,因此,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应该考虑的发展方向是:不贪大求全,追求做一种料,做好做专一种料,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完善供产销体系,提高盈利能力,在众多同行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考虑如何做强。
(4)把行业产业链逐步做全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行业产业链并不复杂,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可以向上游渗透进入废料收购领域,向下游发展进入再生塑料制品加工厂,该类塑料制品加工销售,整个环节做下来,只要控制好两头的进销环节,就显著提升竞争和赢利能力。
(5)发展规模再生塑料加工企业。
另外,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众多的再生塑料业中小企业。国内再生塑料及大部分进口塑料其实都是由他们实际来完成再生工作的。他们虽然个体弱小,但数量庞大,是目前中国再生塑料业的真正中坚力量。将这一部分企业规范起来,建立再生循环经济园区,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健全回收体制,强制使用回收标志、标识等行业规范,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拓宽应用领域,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加强回收人员培训和素质,提高综合回收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