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现在的位置是:   信息中心首页 -> 原油行情 -> 正文

中国原油好胃口还将持续
2009-11-27 8:58:20
 

    那些认为全球石油供应不足、消费暴涨的石油分析师们今年很少发表言论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石油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

  当然也有例外,中国的原油消费量不降反升,供应继续不足。

  世界石油供给过剩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告诉CBN记者,从2000年到2008年这9年时间里,全球炼油产能一路攀升,最高峰是2007年,达到8862.7万桶/日,且产能一直高于原油的消费量。

  不过,拐点在今年乍现。

  CBN记者昨日拿到的国际能源署(IEA)月度原油供需报告发现,今年前9个月全球平均消费量是每天8332.8万桶,原油供应量为8372.8万桶,供给比消费多出了4%,石油市场供大于求。

  上述变化的原因,在山东卓创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所所长崔科增的眼里,被看作是“2008年第四季度后,欧美地区的经济没有彻底回暖”导致的。

  “沙特等中东地区的炼油增速确实慢了下来,美欧地区也没有大规模的兴建产能,但欧美人买车、用车的积极性、企业生产量都在下滑。”他说。

  1~9月,美国轻型车的销量同比去年大跌了27.3%,其中9月销量同比去年仍下滑了26%。截至2009年10月的12个月内,美制造业开工率为67.5%,比去年同时期低了7个点。

  中国亮点

  中国石油产业的情况,就要比那些发达国家乐观许多。

  2009年的前三个月我国原油消费不佳,但4月马上回暖,且逐月上扬,9月单月还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6%。

  另外,国内炼厂自产的原油约为400万桶/日,可需求坚挺于750万桶~850万桶,这意味着我国需要进口50%的原油,才能填补上巨量的石油需求。

  中国供需矛盾突出的关键原因是经济发展迅速。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了16%,预计11、12月也将继续提高,今年GDP增速8%的目标将完全保证。

  裘孝锋也表示,中国多年来供需缺口一直较大,即便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10%甚至更高,也不太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供需矛盾在中国会长期存在,国内需要不断新建、扩建炼厂。”

  2010年前,中石化和中石油将新投产7000万吨、8350万吨的炼油项目,此后仍会有1.31亿吨的炼油厂陆续释放。经济复苏及流动性通胀的预期增强后,国内对石油需求也将保持上升。

  申银万国研究员郑治国还表示:“估计在2015年,我国的原油消费量是5.18亿吨,国内原油加工量为4.85亿吨,消费还是很高。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后。”

责任编辑: 来源:第一财经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塑料商务网证实,仅供参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评论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日本10月原油及凝析油进口年降18.4%至1,620万千升   2009-11-25
·英央行行长金恩:G20应推动原油期货市场深化改革   2009-11-25
·伊朗:目前全球原油市场正处于平衡状态   2009-11-23
·NYMEX原油期货23日当周可能下滑   2009-11-23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还没有注册?
标题: *
内容: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