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风波不断 消费者“谈塑色变”

导读:不管是之前的酒鬼塑化剂风波,还是近日的食用油塑化剂曝光,“塑化剂”这一词在人们心中的黑色形象已根深蒂固。如今,阿迪达斯、耐克、彪马三大运动品牌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推出的运动商品也被检出含塑化剂等有毒有害化学物。此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

2014-05-21

全部观点

自定义话题

台湾成功大学工业卫生学科暨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及其研究团队,16日发表“塑化剂与男性不育症”研究,该论文已在国际期刊发表。 2011年,台湾地区爆发大规模食品添加塑化剂超标事件,对台湾食品业及出口产生冲击。波及范围涵盖幼儿感冒糖浆、台北知名夜市小吃,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当时查证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超过500项,堪称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李俊璋介绍说,2011年到2014年与成大医院不孕症门诊合作,筛选259名不育症男性成人为病例组,并筛选39名配偶已怀孕的男性为对照组,分别量测其体内塑【详情】

普拉司网

2015-11-17 | 50浏览

自定义话题

曾经,谈塑色变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在稍微平静了一段时间后,塑化剂危害再度来袭。 近期,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学生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学生用品抽查按照产品的种类包括笔类104批次、橡皮擦34批次、胶棒胶水37批次、修正带17批次、修改液4批次、印油4批次。 本次监督抽查主要检测笔杆,特别是笔杆中部护手部分以及橡皮中塑化剂的含量。受检的笔类样品104批次,检出塑化剂的42批次,检出率40.4%;超过HJ572-2010标准限量要求的11批次,超标率10.6%受检的橡皮擦样品34批次,检出塑化剂的28批次,检出率82.4%;超过 HJ572-2【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7-04 | 39浏览

自定义话题

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白酒塑化剂的风险评估结果。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处于可接受水平。风险评估中心指出,鉴于DEHP和DBP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建议企业改善工艺,进一步减低白酒中DEHP和DBP含量。   塑化剂是目前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 EH 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食用塑化剂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影响正常生育能力,而且伤害人类基因,这是消费者对白酒俗话就担忧的主要原因所在。   卫计委说绝大多数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处于可接受【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6-30 | 37浏览

自定义话题

近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今年的儿童学习及文具用品监督抽查情况及质量分析报告。受检的138批次笔和橡皮擦产品有26批次塑化剂超标,其中橡皮擦的超标率高达44.1%。由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未对学生用品中的塑化剂指标做出要求,因此这方面的监管基本处于缺失或不足的状态。 一款橡皮擦塑化剂超标443倍 据国家办公用品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曲梅介绍,本次抽检模拟目前家长和学生可能购买学生用品的渠道。在受检的104批次笔类样品中,有42批次检出塑化剂,其中11批次超过我国环境保护标准HJ572-2010中“文具产品塑化剂含量0.1%”【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6-03 | 61浏览

自定义话题

日前,厦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玩具安全系列标准,新标准明确限用增塑剂,扩大标准适用范围,与国际标准接轨。据了解,玩具安全系列标准由《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而来,计划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系列标准第一部分是基本规范,要求所有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具有玩耍功能的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消除安全“死角”;第二至四部分是通用安全要求,针对玩具机械与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迁移等危害类型,提出更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检测方法,技术指标更为“贴身”适用。 相比旧标,新的系列标准有很多【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30 | 56浏览

自定义话题

从香港检验机构获悉,继欧美等发达国家严控儿童用品中塑化剂含量,香港也升级《玩具及儿童产品安全(附加安全标准或规定)规例》,对儿童用品及玩具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新引入关于邻苯二甲酸盐的限量要求和特别标识要求。 香港规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对两类塑化剂在不同类型的玩具或儿童产品中的浓度实行限制,基本与发达国家现有要求保持一致;美国国会于近日引进法案S2120(即“扩展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统称塑化剂)儿童产品的制造、分销和进口等目的的禁令的法案”),以修订《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拟议将旧版中邻苯二甲酸酯限制令的产【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30 | 54浏览

自定义话题

对此,记者采访了赤峰市医院皮肤科主任伍婕,伍医生说:“普通的指甲油中的有机溶剂溶解度小,由于指甲油的主要成分是塑化剂和挥发剂,直接涂指甲油,危害并不大。但再好的指甲油也不要长期使用。因为手指是人的神经末梢部位,指甲下面的组织血液循环丰富,指甲表层有密密麻麻的一层微细小孔,会造成透气不良,使指甲“呼吸”受困,如果长年涂指甲油,会使指甲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循环发生改变,久而久之易出现指尖麻胀以及手指感应力下降等症状。有的人对指甲油的成分过敏,在指甲未干时接触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皮肤比较敏感,造成【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124浏览

自定义话题

近日,大洋网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省消委会近期开展了保鲜膜和一次性杯产品比较试验活动,本次试验样品共40批次,涉及36家生产企业生产的40个保鲜膜和一次性杯产品。检验结果显示,有11个批次的产品检出塑化剂有值。而塑化剂类似于人工荷尔蒙,对男性、幼儿的伤害尤为严重。 11个批次的产品检出塑化剂有值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市场上购买,试验样品共40批次,涉及36家生产企业生产的40个保鲜膜和一次性杯产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浙江、佛山、中山、珠海等地【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130浏览

自定义话题

近日,广州市质监部门曝光一批问题产品,其中广东裕丰牌花生油被检出塑化剂,达到国家标准的326倍。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多家媒体纷纷关注此事,再度引起人们对塑化剂问题的重视。其实早在数年前,白酒行业爆出塑化剂风波时,已有专家预警食用油中含塑化剂成分的风险。 裕丰花生油塑化剂超标326倍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食品专项组近日公布了对该市2014年食品生产领域日常抽查结果,致癌物再度现身,其中,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三仓库生产的裕丰牌花生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俗称塑化剂)(mg/kg)达到97.8,是国家标准值0.3的32【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434浏览

自定义话题

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塑化剂的种类很多,最常被使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塑化剂是工业添加剂,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里的,但是它有增稠、保留香味、改善口感等作用,且成本低廉。台湾的塑化剂危机,就是不法商家用其代替相对昂贵的棕榈油,并与阿拉伯胶、乳化剂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有毒‘起云剂’,从而由食品进入人体。”有关专家介绍。 卫生部有关专家表示,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摄入【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70浏览

自定义话题

有关“塑化剂”风波一直未曾停息,近日,广州市质监部门曝光一批问题产品,其中广东裕丰牌花生油被检出塑化剂,达到国家标准的326倍。目前我国在食用油中塑化剂成分检测领域仍存在空白。食用油的产品国标中没有关于塑化剂成分残留标准的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仍为空白   目前,绝大多数生产厂商均不做塑化剂成分检测。标准仅在市场抽检时所采用,但在生产环节却没有类似的标准控制。同时,目前在产品标准和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不配套,标准之间存在一大片空白地带。   此外,国内每年的塑化剂产量【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102浏览

自定义话题

裕丰牌花生油被检出塑化剂超标;13批次桶装水被认为不合格;3款散装豆腐不卫生……昨日,广州市质监局和工商局公布食品“黑名单”,市民可登录广州市工商局和广州市质监局官网查询详情。 机器堵塞致塑化剂超标? 一批次由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三仓库生产的裕丰牌花生油,被检出塑化剂严重超标,超出标准值30多倍。 近日,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一名负责人称,出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工作疏忽导致生产线上的过滤器堵塞,造成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目前,该公司已通过粮油公司下属门店和经销商对同一批次花生油进行召回。【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44浏览

自定义话题

据《证券日报》记者于2014年5月19日获得的最新消息,阿迪达斯、耐克、彪马三大运动品牌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推出的运动商品被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阿迪全氟辛酸最高超标15倍   5月19日,有国际环保组织公布其在全球16个国家(地区)采购的世界杯运动商品的最新检测结果,81%的球鞋和35%的球衣被检出含有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俗称塑化剂)等有毒化学物质残留。其中,阿迪达斯的明星产品猎鹰(Predator)球鞋,检出全氟辛酸最高超标近15倍。   “这些球衣和球鞋大都是为足球明星量身打造,同时也是世界【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315浏览

自定义话题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国际发布一项调查报告称H&M、ZARA、CK、ONLY、VEROMODA、Jack&Jones、美特斯·邦威等20个国际国内知名时尚品牌的服装含有塑化剂、致癌芳香胺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但台州专卖店却照常销售,台州所涉专柜均称不知情。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国际发布一项调查报告称,有20个国际国内知名时尚品牌的服装含有塑化剂、致癌芳香胺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包括h&m、zara、ck、only、veromoda、jack&jones、美特斯·邦威等品牌。 该报告指出这些服装上的有毒有害化学成分主要是壬【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69浏览

自定义话题

塑化剂,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一种不可或缺之物。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塑化剂的使用量每年超过了800万吨。中国是全球塑化剂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塑料种类繁多,常用的有140多种,并非每一种都要使用塑化剂。塑化剂则有上百种,也并非每一种都会损害人体健康。至今所发生的一系列塑化剂影响食品安全的事件,实际上指的都是塑化剂中的一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更深入一些,公众目光所围绕的主角,其实是DEHP(中文名: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它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的一种。   塑化剂被称为“【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21 | 99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