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具解禁一年整,市场乱象丛生

导读:  截至今年5月1日,此前因为“白色污染”被禁用十余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出江湖”一年整。2014年4月,长期关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全国各地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   从当年的盲目禁止,到如今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原罪”归根结底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回收利用体系缺失。 直至目前,国内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体系仍未建成。

2014-05-14

全部观点

自定义话题

2013年5月1日,在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正式解禁,距今已达一年之久。请关注—— 近日笔者在北京周边餐馆的走访中发现: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很高,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已不再用。环保类餐盒即使加收打包费,大家也愿意选择。而街边烧烤摊所用餐盒却多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那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健康是否有害?解禁后又该如何看待呢? 发泡塑料餐具耐热性差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8个州、日本、韩国等曾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管理立法禁用、限用,【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6-05 | 90浏览

自定义话题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已有一年,其生产、使用情况如何?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日前发布报告称,发泡餐具生产原料多为外购废料,且相关检测标准仍然缺位。 何为发泡餐具?   发泡餐具,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等进行挤出拉片,将片材收卷后在通风潮湿的环境中放置养生后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饮具。 发泡餐具多数用的是再生料,掺杂少量的新料,再配一定量的滑石粉,就生产出平时所用的餐盒。再生料和新料混搭是发泡餐具企业的普遍做法【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14 | 135浏览

自定义话题

我们使用的发泡餐具质量如何?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91家企业中有七成多企业在混合掺杂废料生产发泡餐具。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1号令”,把发泡塑料餐具由淘汰类中删除,并从去年5月1日施行。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介绍,发泡餐具材质为聚苯乙烯,必须是“白色颗粒,无异味、异嗅、异物”,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4月,协会对生产发泡塑料餐具的91家企业进行调查,涉及北京、天津、山东等15省份,其中用感官合格原料的只有21家,仅占两成。使用合格和废料颗粒占50%的混合料,有47家,达51.7%。【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14 | 75浏览

自定义话题

去年,我国从淘汰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餐具。发泡餐具的解禁,当时被许多网友称为“历史的倒退”。解禁一年过去后,发泡餐具在餐饮行业和食品包装行业中大行其道,然而其缺乏配套标准、生产环节未实施市场准入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年禁令一朝解 一次性发泡餐具卷土重来   去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那么,发泡餐具曾因何被禁呢?【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14 | 106浏览

自定义话题

从当年的盲目禁止,到如今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原罪”归根结底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回收利用体系缺失。但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直至目前,国内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体系仍未建成。 位于江苏昆山的保绿塑料资源再生处理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处置和循环利用的工厂,但是目前工厂已经停运多年。 时间倒回1997年,那时北京和广州已经尝试建立回收体系。台湾保绿基金会(1991年由台湾12家发泡塑料餐具生产企业联合筹资成立,负责回收处理发泡餐盒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等)【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14 | 109浏览

自定义话题

截至今年5月1日,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出江湖”一年整。 此前因为“白色污染”被禁用十余年。直到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重新出台政策,恢复其生产和使用,并于当年5月1日起施行。 2014年4月,长期关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全国各地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进行调查。 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其中,所用原料不合格的企业高达70%,同时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产品包装标识的仅有1家。 七成产品废料制成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俗称发泡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详情】

普拉司网

2014-05-14 | 51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