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近八成,3月份当月逆差72.4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
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
由于国内需求【详情】
普拉司网
2010-04-10 | 31浏览

昨日,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令人期待,很多媒体预计,11月份我国外贸数据转正可使商务部官员暂时松上一口气,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的表述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姚坚表示,11月份中国外贸呈好转迹象,出口降幅明显收窄、进口大幅增长与国际市场趋稳,以及稳定外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有关,更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未来一段时间外贸形势仍不乐观,贸易额可能要到2011年方能回到2008年的水平。
姚坚分析指出,当前世界经济虽开始回暖但基础仍不牢固,金融坏账引发的局部震荡余波未平,美元走低将推动大宗商【详情】
普拉司网
2009-12-17 | 37浏览

“世界工厂”东莞今年第三季度的对外出口额同比下降了约19%,但这已经被认为是温暖来临的迹象。昨日,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叶国柱透露了这个数据,并称这个数字意味着转机的到来。
昨日,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叶国柱,出席了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举办的“东莞地区融资产品研讨会”。在研讨会的发言中,叶国柱透露说,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额同比下降约40%,二季度同比下降约30%,而三季度下降约19%。
建行方面提供了另一个统计数据。东莞统计局今年对46家企业做了抽样调查,发现有订单增长的企业数量,比第二季度增长了221%。【详情】
普拉司网
2009-11-30 | 36浏览

巳跻身于世界塑料工业大国行列的中国,其塑料产业链的发展已与全球塑料产业融为一体,同时受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庞大消费市场的带动,中国塑料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外贸进出口走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制品:出口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中国塑料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同比增幅回落2.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49.8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额为2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占轻工出口总额的8.7%。,居轻工行业第六位。出口鼓励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从广州海关获悉,2008年11月1【详情】
普拉司网
2009-11-03 | 37浏览
企业新闻
外贸企业面对新的出口门槛
据中国国门时报报导,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一些国家加大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强度,纷纷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和本国产品,给外贸出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政府部门、外贸出口企业及其它各方急需探讨和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技术性贸易措施呈现新特点
2008年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当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仅2008年度世界日均出台8项新【详情】
2009-10-22 | 12浏览

“我们的订单做都做不过来,广交会肯定要提价”,昨天,中国红牌企业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州国际商务中心总经理孙军斩钉截铁地表示。
孙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半年前的春交会上,恰逢国际经济形势最低迷的时候,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遭受“血洗”,出口价格一跌再跌,失去了议价能力,全行业受损。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无论美国、欧盟还是日本,危机后中国占发达国家的进口份额趋于上升,特别是日本,进口制成品、机械和电子机械份额扩大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定价权逐步提升。
定价权之争暗流涌动【详情】
普拉司网
2009-10-14 | 55浏览

内需和外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一直都是经济学家谈论的热点。从金融危机产生直到今天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尽快扭转进出口下降局面”的讨论也由此展开。
中国外贸面临多重压力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柴海涛)
世界实体经济复苏还需要一段时期,中国更是面临多重压力。
全球经济不会很快回升。原因在于,第一,发达国家债务负担上升,不良资产需要清理。第二,金融业“去杠杆化”会使得经济低增长。第三,相当部分国家的实体经济指标仍未见好转。“受这些因素制约,未【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9-10 | 37浏览
企业新闻
据中国国门时报报导,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一些国家加大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强度,纷纷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和本国产品,给外贸出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政府部门、外贸出口企业及其它各方急需探讨和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技术性贸易措施呈现新特点
2008年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当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仅2008年度世界日均出台8项新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的【详情】
2009-08-27 | 13浏览

温州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4亿美元,同比减少8.1%——这大大小于浙江省的外贸萎缩幅度,后者的降幅是16.2%。
同月,温州市的外贸进口额同比增长12.6%,高出浙江省平均增长水平20多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进出口仍未摆脱“双降”的形势下,温州已率先实现“一降一升”。
据海关统计,7月份鞋靴、服装及衣着附件、合成革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7%、10%、6%,同时眼镜、低压电器等特色支柱行业亦开始重新引领温州出口,相关企业的海外订单出现“突增”。
“温州的内外贸正在同步【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8-27 | 35浏览

广东省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家电”)副总经理孙军的“出口保卫战”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
去年10月份开始,湛江家电出口额下降幅度很大,第四季度最为惨淡,出口一度萎缩了30%以上,欧美市场销售更是一度锐减了60%以上。今年1月份出口到达底部,5月份出口开始回暖,6、7两个月开始扳回数字,6月份开始同比与去年持平。
湛江家电的外贸表现也契合了广东的情况。海关广东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称,1-7月,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3127.1亿美元,同比下降19.7%,小于全国22.7%的降幅,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7.3【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8-21 | 32浏览

已跻身於世界塑料工业大国行列的中国,其塑料产业链的发展已与全球塑料产业融为一体,同时受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庞大消费市场的带动,中国塑料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外贸进出口走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塑料制品:出口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中国塑料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同比增幅回落2.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49.8亿美元(见表1)。其中,累计出口额为2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占轻工出口总额的8.7%,居轻工行业第六位。出口鼓励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从广州海关获悉,【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7-21 | 38浏览

6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公司正在发布招聘信息,四处招兵买马。该公司王经理告诉记者,之所以紧急招聘是因为外贸订单开始增多,需要增加外贸跟单的人手,现紧急需要外贸跟单主管。
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并非个案,记者随后采访的多家广东出口企业也纷纷对记者表示,他们感受到了出口订单增加的暖意,最明显的是来自美国的很多老客户恢复了订单需求,花钱也大方了许多。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贸一直持续下滑,成为经济回暖的最大绊脚石。现在,【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6-06 | 4浏览

中国海关总署5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2.8%,其中出口下降22.6%,进口下降23%。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分析师的话说,这些数字反映出中国的出口商在2009年下半阶段还需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
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虽然与3月份相比,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降幅加深了5.5个百分点。但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与3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继3月份之后单月出口再次出现环比增长。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994.1亿美元,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下降20.5%,进口下降28.7%。但前4个月我国累【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5-14 | 79浏览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4月份出口同比降幅明显小于总体,今年4月份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一,进出口总值471.4亿美元,但仍然下降了18.1%,而江苏、浙江等外贸大省降幅更大。在此前公布的GDP数据中,外贸大省的GDP增速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风暴对外贸大省的冲击由此可见一斑。
据了解,广东、上海、浙江、天津、江苏5个外贸大省市已于日前向商务部递交了各省市详尽的外贸调研报告,报告不约而同地对今年的外贸形势做出了“没有根本性扭转”、低位运行恐还将持续半年的判断。同时,为了应对恶劣的外贸形势,各【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5-13 | 39浏览

中国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08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2.8%,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与去年11月相比,12月的出口下降了0.6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的出口时隔大约10年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由此可见,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低迷,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增速放缓。 中国去年12月的进口同比下降21.3%,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下降幅度,是因为国内制造业在进一步减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减少。中国的进口今后很可能进一步下降。 在难以预测出口何时回升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的制造业正在调【详情】
普拉司网
2009-01-15 | 34浏览